为精准对接2026年国家级项目申报要求,提升申报质量与成功率,11月12日下午,学院组织召开2026年国家级项目申报第一次选题论证会。学院执行院长陈菁泉、预申报2026年国家级项目教师参加会议,学术副院长肖汉杰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肖汉杰阐明了本次选题论证会的核心目的,强调选题是国家级项目申报的关键基础,希望通过本次论证交流,帮助申报教师进一步明晰研究方向、凝练选题特色、完善研究思路,为后续申报工作筑牢根基。
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者程美英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申报经验与担任会评专家的独特视角,围绕国自科项目申报的关键环节展开分享。她从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把握、研究方案的逻辑架构设计、申报材料的精细化打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尤其针对申报过程中易被忽视的细节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老师们精准把握国自科申报要点提供了宝贵指导。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立项者肖汉杰老师结合自身历年申报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实战经历,分享了项目申报的心得历程。他从社科项目选题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契合度、研究内容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挖掘、申报书撰写的技巧与逻辑梳理等维度,用生动的案例剖析了申报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鼓励老师们坚定信心、精准发力,做好申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交流论证环节,与会老师们依次围绕各自的申报选题,从研究思路、核心创新点、选题意义、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现场氛围热烈浓厚,大家相互交流、深入探讨,针对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通过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分享,进一步明晰了选题优化的方向,为后续完善申报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菁泉在总结讲话中对两位分享老师的倾囊相授表示感谢,对老师们积极备战申报的热情给予肯定。他强调,国家级项目是衡量学院学科建设水平与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学院将全力为申报教师提供支持与保障,希望老师们以此次论证会为契机,充分吸收借鉴分享经验,进一步打磨选题、完善方案,力争在2026年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