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提升2026年国家级课题申报质量,夯实学院科研创新基础,11月21日上午,学院召开2026年国家级课题申报经验交流会。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云南大学杜元伟教授担任点评嘉宾,学院所有预申报2026年国家级课题的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术副院长肖汉杰主持。

肖汉杰副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强调,国家级课题是衡量学院科研实力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助力教师个人学术成长的关键平台。他表示,学院高度重视此次申报工作,希望通过本次经验交流会,为申报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桥梁,借助杜元伟教授的权威指导,精准破解申报中的难点问题,全面提升课题申报书的质量与竞争力。
交流环节,预申报教师们依次围绕各自的课题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核心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等关键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汇报过程中,老师们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展现了扎实的学术积累与清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坦诚分享了在选题聚焦、框架设计、论证逻辑等方面遇到的困惑。针对每位教师的汇报,杜元伟教授进行了逐一点评与精准指导。他从国家级课题申报的核心导向出发,既充分肯定了老师们选题中的亮点与创新之处,又结合自身丰富的申报评审经验,直指申报思路与材料撰写中存在的不足。现场答疑解惑,氛围热烈而浓厚。

肖汉杰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对杜元伟教授的倾囊相授表示衷心感谢。他要求,各位申报教师要认真梳理吸收本次交流会的指导意见,结合自身课题实际进行针对性修改完善。学院将持续为申报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后续将陆续开展申报材料打磨、专题辅导等系列活动,全力保障2026年国家级课题申报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